第三代光縴人李詩愈︰工匠精神是代代傳承的責任感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

東方網記者李歡4月15日報道︰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武漢郵電科學院,這里是中國大陸第一根光縴的誕生地,是中國光縴事業的起源和高點。

在光縴領域的“大國工匠”、烽火線纜產出線領頭人李詩愈眼中,自己是中國第三代光縴人。有斯成就,離不開前人的探索和研究基礎。在他的講述下,記者仿佛從旁見證了中國光縴事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進步歷程€€€€這僅僅只用了42年。

責任感支撐光縴人艱難起步

1976年,武漢郵電科學院正式建院,一批專家學者加入開始研究光通信。1977年,中國光縴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郵科院技術專家趙梓森在無比簡陋條件下研制出了中國第一根實用型光縴,采用石英光縴作傳輸介質、半導體激光器作光源、脈沖編碼調制為通信制式的方案建立了中國的光縴通信技術體系。此後,國內光縴通信產業逐漸萌芽。但我國光縴技術基礎薄弱,根本無法與擁有先進技術、實現規模化生產的發達國家相抗衡,因此國內線纜市場基本被歐美、日本的公司瓜分壟斷。


圖片說明︰年輕時的李詩愈在工作中。

彼時,李詩愈剛剛大學畢業加入郵科院。對起步時的艱難,李詩愈記得非常清楚。他說,那段日子支撐著光縴人前進的,是一份責任感和使命感,因為一直落後,每個人都憋著一股勁兒,在技術上拼命努力。

“當時國家經濟基礎整體落後,搞研究非常困難。”李詩愈回憶,上世紀90年代,自己為了做一項重要實驗,曾經專門去上海買密封接頭、塑料管。在技術上,因為不掌握核心技術,所以無論怎麼努力,都是在追趕國際標準,非常被動。


圖片說明︰老一輩光縴人克服種種困難開展研究。

即使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趙梓森、彭士玉、鄒林森、黃定國、雷道玉……一代又一代光縴人對事業充滿了熱情,一輩子潛心在一線研發。在他們的努力下,武漢郵科院克服設備簡陋的困難,在光縴產業上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給新世紀的快速發展打下了基礎。

責任感促使光縴人自主研發核心技術

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內經濟不斷發展,光通信市場不斷擴大,短短十年間,國內市場需求就從百萬級增長至上億級。我國的光縴行業雖然有了一定的發展,但缺乏成套的核心技術、高精尖設備和產業化工藝。李詩愈清楚地知道,如果沒有自己的技術,我們的光縴產業將永遠受制于人。


圖片說明︰李詩愈在生產車間。

正是這個階段里,成長為中堅力量的李詩愈先後作為國家973、863、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防安全重大項目的技術專家,組織項目團隊廣泛開展技術革新,推動光縴核心關鍵制造技術進步、推廣應用光縴工藝新技術與設備新技術。

2010年,李詩愈帶領團隊構思研制具有國際水準的光縴成套設備。經過兩年的準備,2012年,高速拉絲裝備正式立項研發。

高速拉絲裝備的重要部件是一段3米多長的導軌,它對設計和工藝的要求都非常高。設備進入調試階段後,負責調試的團隊怎麼調都調不好。一連個把月,團隊里每個人都愁眉不展。尤其是進行調試的兩名研究員,因為找不到原因而自責,情緒幾近崩潰。

“天塌下來了嗎?天塌下來了又怎樣?”當時,李詩愈把兩名研究員叫到自己的辦公室,給沮喪的他們打氣,並和團隊一起仔細將可能導致偏差的因素一一排查。通過倒查,終于發現問題出在廠家生產時一項指標不達標,這才終于將難題解決。


圖片說明︰李詩愈手中拿著光縴。

2012年10月,李詩愈團隊研發的高速拉絲裝備最終制造成功並投入使用,實現光縴核心技術中國造。值得一提的是,這一高速拉絲裝備,突破了光縴產業化的關鍵裝備技術,拉絲速度達3000m/min,較國際最高水平高18%,提升我國光縴產業生產效率40%,使我國成為掌握光縴制造高性能成套裝備技術的4個大國之一。

責任感督促光縴人產業報國


圖片說明︰光縴生產車間。

以李詩愈為首的烽火通信線纜產出線,一直是中國光電光纜技術的“國家隊”。只要國家有需求,他就帶領團隊開展研發。

2007年,中國“天眼”工程正式立項,這項由中科院國家天文台主持,全國20余所大學和研究所的百余位科技骨干參加工程中,李詩愈的團隊負責為天眼運作過程中的動態信息傳輸研發新技術。這個任務難度在于要在拋物面上進行信號的聚焦調整。項目伊始,也有人懷疑過光縴技術是否能達到這個要求。但李詩愈論證可行後,就帶領團隊開展研發。

“只要技術能實現,都不難。”李詩愈享受研發的感覺。最終,他的團隊研制出了動光纜技術,解決了技術難題,成功連接起“天眼”的神經控制系統。“搞研發就是為了解決問題,研發出新產品,也可以打開更廣的思路。”李詩愈說。

建立在信息網絡上的未來通信給光縴產業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李詩愈和他的團隊研發從未止步。面向海洋通信的高性能電纜、面向未來通信的大容量、高傳速的光縴線路、光縴在智能制造等行業的特種應用,都是他們目前正在研究的課題。

工匠精神就是代代傳承的責任感

采訪的是“大國工匠”李詩愈本人,但一上午的交談中,幾乎沒有听他說過“我”如何如何。不論問題如何聚焦在他身上,他回答時,總是將所有成就歸功于“數代光縴人”這個主體上。每次拋出問題,想听他夸贊一句自己所做的,他總是先說前輩們智慧的代代積累。

武漢郵科院的光縴光纜業務板塊有個傳統延續至今,就是每年春節之前組織一場離退休人員座談會,不談別的,只講這一年郵科院取得了怎樣的成果,國家的光縴事業發展到了怎樣的高度。這場座談會所有的前輩都會參加,每逢這個時候,李詩愈總是親自參與。他講演過後,很多人都會淚流滿面。

談到老前輩們,李詩愈幾次有些控制不住感懷的情緒。听他講,趙梓森院士如何克服困難,利用簡陋的設備搞科研,不能容忍我們的技術不如外國人;听他講,有的專家因為長期參與化學實驗,年紀輕輕就染疾去世;听他講,有的專家即使擔任領導職務,仍堅持每天到研發一線,關心科研成果……

李詩愈說,在郵科院的20余年,他身受傳承的不僅是技術,更是責任感。作為高技術人才,李詩愈面對過很多次來自外部的“高薪誘惑”,但他始終不為所動。這份堅持源自代代傳承的責任感,而這份責任感也正是李詩愈心中的工匠精神。

作為產業的領頭人,李詩愈沒有將新技術局限在本企業,而是著眼于民族光縴產業的未來發展與國際競爭力。

“如今,中國的光縴事業完全有實力和條件,在規模和技術上都做到全球最強的地位。我希望能夠實現前人的理想。讓中國人的信息傳輸,用中國人自己的技術做成的光縴來承載。這是使命,也是責任。”他堅定地說。
分類